十八、季札觀周樂(襄公二十九年)

吳公子札來聘,請觀於周樂。
使工為之歌《周南》、《召南》。曰:「美哉!始基之矣,猶未也,然勤而不怨矣。」
為之歌《邶》、《鄘》、《衛》。曰:「美哉!淵乎!憂而不困者也。吾聞衛康叔、武公之德如是,是其衛風乎?」
為之歌《王》。曰:「美哉!思而不懼。其周之東乎?」
為之歌《鄭》。曰:「美哉!其細已甚,民弗堪也。是其先亡乎?」
為之歌《齊》。曰:「美哉!泱泱乎!大風也哉!表東海者其大公乎?國未可量也!」
為之歌《豳》。曰:「美哉!蕩乎!樂而不淫。其周公之東乎?」
為之歌《秦》。曰:「此之謂夏聲。夫能夏則大,大之至也。其周之舊乎?」
為之歌《魏》。曰:「美哉!渢渢乎!大而婉,險而易行。以德輔此,則明主也。」
為之歌《唐》。曰:「思深哉!其有陶唐氏之遺民乎?不然,何憂之遠也?非令德之後,誰能若是?」
為之歌《陳》。曰:「國無主,其能久乎?」
自《鄶》以下,無譏焉。

為之歌《小雅》。曰:「美哉!思而不貳,怨而不言,其周德之衰乎?猶有先王之遺民焉!」
為之歌《大雅》。曰:「廣哉!熙熙乎!曲而有直體,其文王之德乎?」
為之歌《頌》。曰:「至矣哉!直而不倨,曲而不屈;邇而不偪,遠而不攜;遷而不淫,復而不厭;哀而不愁,樂而不荒;用而不匱,廣而不宣;施而不費,取而不貪;處而不底,行而不流。五聲和,八風平,節有度,守有序。盛德之所同也!」

見舞《象箾》、《南籥》者,曰:「美哉!猶有憾!」
見舞《大武》者,曰:「美哉!周之盛也,其若此乎!」
見舞《韶濩》者,曰:「聖人之弘也,而猶有慙德,聖人之難也!」
見舞《大夏》者,曰:「美哉!勤而不德,非禹其誰能修之?」
見舞《韶箾》者,曰:「德至矣哉!大矣!如天之無不幬也,如地之無不載也。雖甚盛德,其蔑以加於此矣!觀止矣!若有他樂,吾不敢請已。」

十七、子産告范宣子輕幣(襄公二十四年)

范宣子為政,諸侯之幣重。鄭人病之。
二月,鄭伯如晉。子產寓書於子西,以告宣子,曰:「子為晉國,四鄰諸侯不聞令德而聞重幣,僑也惑之。僑聞君子長國家者,非無賄之患,而無令名之難。夫諸侯之賄,聚於公室,則諸侯貳;若吾子賴之,則晉國貳。諸侯貳則晉國壞,晉國貳則子之家壞。何沒沒也?將焉用賄?
「夫令名,德之輿也;德,國家之基也。有基無壞,無亦是務乎?有德則樂,樂則能久。《詩》云:『樂只君子,邦家之基。』有令德也夫!『上帝臨女,無貳爾心。』有令名也夫!恕思以明德,則令名載而行之,是以遠至邇安。毋寧使人謂子:『子實生我』,而謂:『子浚我以生』乎?象有齒以焚其身,賄也。」
宣子說,乃輕幣。

十六、魯叔孫豹論不朽(襄公二十四年)

二十四年春,穆叔如晉,范宣子逆之,問焉,曰:「古人有言曰,『死而不朽』,何謂也?」穆叔未對。宣子曰:「昔匄之祖,自虞以上為陶唐氏,在夏為御龍氏,在商為豕韋氏,在周為唐杜氏,晉主夏盟為范氏,其是之謂乎!」穆叔曰:「以豹所聞,此之謂世祿,非不朽也。魯有先大夫曰臧文仲,既沒,其言立,其是之謂乎!豹聞之:『大上有立德,其次有立功,其次有立言。』雖久不廢,此之謂不朽。若夫保姓受氏,以守宗祊,世不絕祀,無國無之,祿之大者,不可謂不朽。」

十五、祁奚請免叔向(襄公二十一年)

欒盈出奔楚,宣子殺羊舌虎,囚叔向。
人謂叔向曰:「子離於罪,其為不知乎?」叔向曰:「與其死亡若何?《詩》曰:『優哉游哉,聊以卒歲。』知也!」
樂王鮒見叔向曰:「吾為子請。」叔向弗應。出,不拜。其人皆咎叔向。叔向曰:「必祁大夫。」室老聞之曰:「樂王鮒言於君,無不行,求赦吾子,吾子不許;祁大夫所不能也,而曰必由之。何也?」叔向曰:「樂王鮒,從君者也,何能行?祁大夫外舉不棄讎,內舉不失親,其獨遺我乎?《詩》曰:『有覺德行,四國順之。』夫子覺者也。」
晉侯問叔向之罪於樂王鮒。對曰:「不棄其親,其有焉。」於是祁奚老矣,聞之,乘馹而見宣子,曰:「《詩》曰:『惠我無疆,子孫保之。』《書》曰:『聖有謨勳,明徵定保。』夫謀而鮮過、惠訓不倦者,叔向有焉,社稷之固也,猶將十世宥之,以勸能者。今壹不免其身,以棄社稷,不亦惑乎?鯀殛而禹興;伊尹放大甲而相之,卒無怨色;管蔡為戮,周公右王。若之何其以虎也棄社稷?子為善,誰敢不勉?多殺何為?」
宣子說,與之乘,以言諸公而免之。不見叔向而歸,叔向亦不告免焉而朝。

十四、楚歸晉知罃(成公三年)

晉人歸楚公子穀臣與連尹襄老之尸于楚,以求知罃。於是荀首佐中軍矣,故楚人許之。
王送知罃曰:「子其怨我乎?」對曰:「二國治戎,臣不才,不勝其任,以為俘馘。執事不以釁鼓,使歸即戮,君之惠也。臣實不才,又誰敢怨?」
王曰:「然則德我乎?」對曰:「二國圖其社稷而求紓其民,各懲其忿以相宥也,兩釋纍囚,以成其好。二國有好,臣不與及。其誰敢德?」
王曰:「子歸,何以報我?」對曰:「臣不任受怨,君亦不任受德,無怨無德,不知所報?」
王曰:「雖然,必告不穀。」對曰:「以君之靈,纍臣得歸骨於晉,寡君之以為戮,死且不朽。若從君之惠而免之,以賜君之外臣首。首其請于寡君,而以戮於宗,亦死且不朽。若不獲命,而使嗣宗職,次及於事,而帥偏師以修封疆,雖遇執事,其弗敢違。其竭力致死,無有二心,以盡臣禮。所以報也!」
王曰:「晉未可與爭。」重為之禮而歸之。

十三、齊國佐不辱命(成公二年)

晉師從齊師,入自丘輿,擊馬陘。齊侯使賓媚人賂以紀甗玉磬與地。不可,則聽客之所為。
賓媚人致賂,晉人不可,曰:「必以蕭同叔子為質,而使齊之封內盡東其畝。」
對曰:「蕭同叔子非他,寡君之母也。若以匹敵,則亦晉君之母也。吾子布大命於諸侯,而曰必質其母以為信,其若王命何?且是以不孝令也。《詩》曰:『孝子不匱,永錫爾類。』若以不孝令於諸侯,其無乃非德類也乎?
「先王疆理天下,物土之宜而布其利。故《詩》曰:『我疆我理,南東其畝。』今吾子疆理諸侯,而曰盡東其畝而已,唯吾子戎車是利,無顧土宜,其無乃非先王之命也乎?反先王則不義,何以為盟主?
「其晉實有闕。四王之王也,樹德而濟同欲焉;五伯之霸也,勤而撫之,以役王命。今吾子求合諸侯,以逞無疆之欲。《詩》曰:『布政優優,百祿是遒。』子實不優,而棄百祿,諸侯何害焉?
「不然,寡君之命使臣,則有辭矣。曰:『子以君師辱於敝邑,不腆敝賦,以犒從者。畏君之震,師徒橈敗。』吾子惠徼齊國之福,不泯其社稷,使繼舊好。唯是先君之敝器土地不敢愛,子又不許,請收合餘燼,背城借一。敝邑之幸,亦云從也;況其不幸,敢不唯命是聽!」

十二、王孫滿對楚子(宣公三年)

楚子伐陸渾之戎,遂至于雒,觀兵于周疆。
定王使王孫滿勞楚子。楚子問鼎之大小輕重焉。對曰:「在德不在鼎!昔夏之方有德也,遠方圖物,貢金九牧,鑄鼎象物,百物而為之備,使民知神、姦。故民入川澤山林,不逢不若;螭魅罔兩,莫能逢之,用能協于上下,以承天休。桀有昏德,鼎遷於商,載祀六百。商紂暴虐,鼎遷于周。德之休明,雖小,重也;其姦回昏亂,雖大,輕也。天祚明德,有所厎止。成王定鼎于郟鄏,卜世三十,卜年七百,天所命也。周德雖衰,天命未改。鼎之輕重,未可問也!」

十一、秦晉殽之戰(僖公三十年至三十三年)

(一)燭之武退秦師
僖公三十年九月甲午,晉侯秦伯圍鄭,以其無禮於晉,且貳於楚也。晉軍函陵,秦軍氾南。
佚之狐言於鄭伯曰:「國危矣,若使燭之武見秦君,師必退。」公從之。辭曰:「臣之壯也,猶不如人,今老矣,無能為也已。」公曰:「吾不能早用子,今急而求子,是寡人之過也。然鄭亡,子亦有不利焉!」許之,夜縋而出。
見秦伯,曰:「秦、晉圍鄭,鄭既知亡矣。若亡鄭而有益於君,敢以煩執事。越國以鄙遠,君知其難也,焉用亡鄭以陪鄰?鄰之厚,君之薄也。若舍鄭以為東道主,行李之往來,共其乏困,君亦無所害。且君嘗為晉君賜矣,許君焦瑕,朝濟而夕設版焉,君之所知也。夫晉何厭之有?既東封鄭,又欲肆其西封;若不闕秦,將焉取之?闕秦以利晉,唯君圖之!」秦伯說,與鄭人盟,使杞子、逢孫、楊孫戍之,乃還。
子犯請擊之,公曰:「不可。微夫人力不及此。因人之力而敝之,不仁;失其所與,不知;以亂易整,不武。吾其還也!」亦去之。

(二)蹇叔哭師
三十二年冬,晉文公卒。庚辰,將殯於曲沃;出絳,柩有聲如牛。卜偃使大夫拜,曰:「君命大事,將有西師過軼我,擊之,必大捷焉。」
杞子自鄭使告於秦,曰:「鄭人使我掌其北門之管,若潛師以來,國可得也。」穆公訪諸蹇叔。蹇叔曰:「勞師以襲遠,非所聞也。師勞力竭,遠主備之,無乃不可乎!師之所為,鄭必知之;勤而無所,必有悖心。且行千里,其誰不知?」公辭焉。召孟明、西乞、白乙,使出師於東門之外。蹇叔哭之,曰:「孟子,吾見師之出,而不見其入也!」公使謂之曰:「爾何知!中壽,爾墓之木拱矣!」
蹇叔之子與師,哭而送之,曰:「晉人御師必於殽,殽有二陵焉:其南陵,夏后皐之墓也;其北陵,文王之所辟風雨也。必死是間,余收爾骨焉。」秦師遂東。

(三)弦高犒師
三十三年春,秦師過周北門,左右免胄而下,超乘者三百乘。王孫滿尚幼,觀之,言於王曰:「秦師輕而無禮,必敗。輕則寡謀,無禮則脫;入險而脫,又不能謀,能無敗乎?」
及滑,鄭商人弦高,將市於周;遇之。以乘韋先牛十二犒師,曰:「寡君聞吾子將步師出於敝邑,敢犒從者;不腆敝邑,為從者之淹,居則具一日之積,行則備一夕之衛。」且使遽告於鄭。
鄭穆公使視客館,則束載厲兵秣馬矣。使皇武子辭焉,曰:「吾子淹久於敝邑,唯是脯資餼牽竭矣。為吾子之將行也,鄭之有原圃,猶秦之有具囿也;吾子取其麋鹿,以閒敝邑,若何?」杞子奔齊,逢孫、楊孫奔宋。孟明曰:「鄭有備矣,不可冀也。攻之不克,圍之不繼,吾其還也。」滅滑而還。

(四)晉敗秦師於殽
晉原軫曰:「秦違蹇叔而以貪勤民,天奉我也。奉不可失,敵不可縱;縱敵患生,違天不祥;必伐秦師。」欒枝曰:「未報秦施而伐其師,其為死君乎?」先軫曰:「秦不哀吾喪,而伐吾同姓,秦則無禮,何施之為?吾聞之:一日縱敵,數世之患也。謀及子孫,可謂死君乎?」遂發命,遽興姜戎。子墨衰絰,梁弘御戎,萊駒為右。夏四月辛巳,敗秦師於殽,獲百里孟明視、西乞術、白乙丙以歸。遂墨以葬文公。晉於是始墨。
文嬴請三帥,曰:「彼實構吾二君,寡君若得而食之,不厭;君何辱討焉?使歸就戮於秦,以逞寡君之志,若何?」公許之,先軫朝,問秦囚。公曰:「夫人請之,吾舍之矣。」先軫怒曰:「武夫力而拘諸原,婦人暫而免諸國,墮軍實而長寇讎,亡無日矣!」不顧而唾。公使陽處父追之,及諸河,則在舟中矣。釋左驂以公命贈孟明;孟明稽首曰:「君之惠,不以纍臣釁鼓,使歸就戮於秦。寡君之以為戮,死且不朽;若從君惠而免之,三年將拜君賜。」
秦伯素服郊次,鄉師而哭,曰:「孤違蹇叔,以辱二三子,孤之罪也。」不替孟明。「孤之過也,大夫何罪?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!」

十、展喜犒師(僖公二十六年)

齊孝公伐我北鄙。公使展喜犒師,使受命于展禽。
齊侯未入竟,展喜從之,曰:「寡君聞君親舉玉趾,將辱於敝邑,使下臣犒執事。」齊侯曰:「魯人恐乎?」對曰:「小人恐矣,君子則否。」齊侯曰:「室如懸罄,野無青草,何恃而不恐?」對曰:「恃先王之命。昔周公大公,股肱周室,夾輔成王。成王勞之,而賜之盟,曰:『世世子孫,無相害也。』載在盟府,大師職之。桓公是以糾合諸侯,而謀其不協,彌縫其闕,而匡救其災,昭舊職也。及君即位,諸侯之望,曰:『其率桓之功。』我敝邑用不敢保聚,曰:『豈其嗣世九年,而棄命廢職,其若先君何?君必不然。』恃此以不恐。」
齊侯乃還。

九、陰飴甥對秦伯(僖公十五年)

十月,晉陰飴甥會秦伯,盟于王城。
秦伯曰:「晉國和乎?」對曰:「不和。小人恥失其君,而悼喪其親,不憚征繕,以立圉也,曰:『必報讎,寧事戎狄。』君子愛其君而知其罪,不憚征繕,以待秦命,曰:『必報德,有死無二。』以此不和。」
秦伯曰:「國謂君何?」對曰:「小人慼,謂之不免;君子恕,以為必歸。小人曰:『我毒秦,秦豈歸君?』君子曰:『我知罪矣,秦必歸君。貳而執之,服而舍之,德莫厚焉,刑莫威焉。服者懷德,貳者畏刑。此一役也,秦可以霸。納而不定,廢而不立,以德為怨,秦不其然。』」
秦伯曰:「是吾心也。」改館晉侯,饋七牢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