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、隱公三年(公元前七百二十年)

【經】 三年,春王二月己巳,日有食之。
【傳】 何以書?記異也。日食則曷為或日或不日?或言朔或不言朔?曰某月某日朔,日有食之者,食正朔也,其或日或不日,或失之前,或失之後。失之前者,朔在前也;失之後者,朔在後也。

【經】 三月庚戌,天王崩。
【傳】 何以不書葬?天子記崩不記葬,必其時也。諸侯記卒記葬,有天子存,不得必其時也。曷為或言崩或言薨?天子曰崩,諸侯曰薨,大夫曰卒,士曰不祿。

【經】 夏四月辛卯,尹氏卒。
【傳】 尹氏者何?天子之大夫也。其稱尹氏何?貶。曷為貶?譏世卿;世卿,非禮也。外大夫不卒,此何以卒?天王崩,諸侯之主也。

【經】 秋,武氏子來求賻。
【傳】 武氏子者何?天子之大夫也。其稱武氏子何?譏。何譏爾?父卒子未命也。何以不稱使?當喪未君也。武氏子來求賻何以書?譏。何譏爾?喪事無求,求賻非禮也,蓋通于下。

【經】 八月庚辰,宋公和卒。

【經】 冬十有二月,齊侯鄭伯盟于石門。

【經】 癸未,葬宋繆公。
【傳】 葬者曷為或日或不日?不及時而日,渴葬也;不及時而不日,慢葬也。過時而日,隱之也;過時而不日,謂之不能葬也。當時而不日,正也;當時而日,危不得葬也。此當時何危爾?宣公謂繆公曰:「以吾愛與夷則不若愛女,以為社稷宗廟主,則與夷不若女,盍終為君矣。」宣公死,繆公立,繆公逐其二子莊公馮與左師勃,曰:「爾為吾子,生毋相見,死毋相哭。」與夷復曰:「先君之所為不與臣國而納國乎君者,以君可以為社稷宗廟主也。今君逐君之二子而將致國乎與夷,此非先君之意也,且使子而可逐,則先君其逐臣矣。」繆公曰:「先君之不爾逐可知矣,吾立乎此,攝也,」終致國乎與夷。莊公馮弒與夷。故君子大居正,宋之禍,宣公為之也。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